segunda-feira, 28 de dezembro de 2009

新书介绍:《亚当斯密在北京》(译文)

“如果中国复兴,世界会变得更加平等?”

北京 亚当*斯密

    “20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最重要的事件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经济的兴起。”这是最近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但是接着说“东亚经济的兴起会促进世界各个文明之间的力量均衡,也有助于实现亚当斯密所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的话,恐怕大多数人就不会明白作者到底在说什么了。

       意大利左翼经济学家的新书《亚当斯密在北京》,虽然很难理解,但是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主张。用一句话概括其主张就是:“这不是资本主义的解体,而是美国的经济霸权被中国取代。”如果单纯说“中国和东亚经济的繁荣将取代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新亚洲时代已经开始”,似乎并没有什么新意,每个人都知道世界经济的中心从意大利的威尼斯转移到英国后又转移到美国。下一个中心将是中国的预测已经出现过无数次了。


      为避免老生常谈,作者从区分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写起。市场经济的历史比资本主义要长的多,所以区分二者也不是毫无意义的。问题是它说“资本主义的代表国家是美国,市场经济的代表国家是中国”。这样一来,经济重心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就与以前的转移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了。“这次是资本主义经济衰退,新的经济制度浮现”。作者并没有详细解释它所提出的新经济体制,即所谓“斯密式世界市场社会”,而只是含糊的说“新的,平等的世界秩序”、“友好的文明联邦”“社会方面更平等,生态和谐”等。

      作者是左派理论家,他从亚当斯密而不是卡尔马克思身上寻找理论根据显得很新颖。他说:“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概念无法解释中国,”“但是斯密的市场经济理论倒是能很好解释看似与斯密无关的中国经济。”这本书的题目《斯密在北京》也正是从此而来。

     作者对斯密的解释也非常传统,他说:“斯密并不完全信赖市场,也不完全推崇资本主义,更没有支持劳动分工。”根据对斯密的解释,作者把中国定义为“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而是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发展与西方不同,它不是通过对劳动者无穷无尽的压榨,而是通过渐进的改革,发展农业,社会主义式的医疗福利设施,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等实现经济发展的。

     西方资本主义的特点是“资本能源集约型”,而中国的特点是“劳动力集约资源节约型”。西方的发展导致了经济不均衡和战争,而中国式的东亚经济实现了平等、和平。

      作者作为“世界体系论”的主要理论家(代表人物是Wallerstein)对资本主义提出了自己很独到的观点和看法。

     但是,这种两分法到底有多大说服力值得怀疑。这本书2007年出版后在左派引发持久的争论。且不说关于作者对亚当斯密的解释和对中国经济的评价,但是对作者观点的反论就有一大堆,而右派基本没有什么反应。因为基本世界观的差异,想要被主流舆论接受看起来很难。



Nenhum comentário:

Postar um comentário